陈某某,女,18,汽车公司一总站。1983年8月12日,母伴来诊,患扁平疣五年,经多家医院及皮肤研究所诊治均无效,且发展严重,经张某某医生介绍来诊。目前面部大小疣数十粒,白色如皮肤色,凸起少许,有时痒,白带多,面色不华。脉弦濡,苔白。
辨证:肺胃寒湿郁滞散于皮肤。
治宜:宣肺散寒祛湿。
方药:麻黄10g,杏仁10g,薏仁20g,甘草10g,三付。
1983年8月18日,病无动静,原方加银花10g,玄参12g,土苓12g,二付。
1983年8月20日,面部扁平疣已软,不梗手,白带减,大便不爽。脉滑,92次/分,苔白。
方药:麻黄10g,杏仁10g,薏仁20g,甘草10g,银花10g,玄参12g,土苓12g,苍术10g,黄柏10g,二付。
1983年8月27日,面部疣部份已变黑萎缩,白带已很少,原方再加淮山20g,牡蛎30g,三付。
以后介绍人告知,该病人愈后,身体已好些。
[分析]脾主肌肉,肺主皮毛,面属阳明,患者扁平疣长于面部,其病机原于脾肺可知,扁平疣不同于癍疹,癍疹原于脾肺的湿热,甚至营分亦热;扁平疣,原于脾肺寒湿,故不红不痛不痒,由于湿邪久郁而凝,聚于肌肉、皮肤,形成扁平疣;湿邪下注形成白带,湿邪聚于脾胃则身疲乏力,腿足无力,面色不华,或土黄色均是中焦湿邪表现。从以上的分析辨明扁平疣应属寒湿,郁久凝聚于肌肉皮肤,医治原则不外宣散风寒,温中健脾祛湿解毒,临症辨证最为重要,首先要明确是阴症还是阳症,这就给选方用药指明了大方向,用药切题则病愈如反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