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嗽两年余 天冷易发、胸背痛 胀、气短、痰清稀 量多、舌苔白而滑、脉沉-悬饮

刘善志 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

张某,女,37岁,农民,1979年3月7日初诊。病史:患慢性咳嗽两年余,感冒或天冷易发。近十多日咳嗽引及胸背痛胀。

现症:咳嗽痰清稀量多,咳时牵及胸背疼痛,气短,睡时向右侧卧则憋闷气喘,口不渴,肠鸣,食纳少,舌苔白而滑,脉沉。

X线片示:左肋膈角变钝,并有少量积液。血沉76mm/小时。西医诊断:渗出性胸膜炎。

辨证:饮停胸胁。治法:温阳逐饮。

方药: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:

全栝蒌、葶苈子、茯苓各15克,半夏12克,枳壳、薤白、厚朴、桂枝、椒目各9克,3剂。

二诊(3月11日):服后觉尿量增多,气喘胸背痛均减轻,上方去厚朴,加杏仁、泽泻各9克,续服5剂。

三诊:(3月16日):偶尔只轻微咳嗽,胸背不痛,已能向两侧卧,精神渐好,食纳增加。方用六君子汤倍苓、术之量,加桂枝,连服20剂;金匮肾气丸10盒,早晚各服一粒。

5月中旬复查,已无自觉症状,能做家务劳动,X线胸透,已无积液,左侧胸膜增厚。血沉正常。<陕西中医1986;<8〉:326)

按语: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篇》:“水流在胁下,咳睡引痛,谓之悬饮。”此借胸痹方以通阳散结、行气祛痰,加葶苈子、椒目泻肺逐水以定喘,半夏降逆祛痰,茯苓健脾渗湿,待病势缓解后,继以六君子汤倍苓、术,加桂枝健脾利湿,间服肾气丸温阳化饮,先治其标,继培其本,方证合拍,次第有序,故邪去正复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