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嗽、心悸、气喘半月余

曾荣修 《伤寒田曾流传习录》

姚某某,男,64,成都火硝厂。1979年12月4日,咳嗽、心悸、气喘半月余,服西药无效。午后自觉发烧,未测体温,热上冲,痰清稀。脉细弦长、双寸伏,苔薄白。

辨证:肺气不宣,水气停兼心阳虚。

治宜:宣肺开窍逐水邪兼扶心阳。

方药:茯苓15g,杏仁10g,甘草6g,桂枝12g,炮姜6g,五味子6g,二付。

1979年12月5日,心悸气喘热上冲俱好转,咳嗽好多半,因药太少,故两剂药一次煎浓,痰已转稠。原方加细辛3g,二付。

[分析]本案由于肺经受寒,肺气不宣,饮邪停滞,故咳嗽痰稀,稠者为痰,稀者为饮。由于饮邪停滞加以心阳虚,心阳不振,饮邪扰之,则有心悸。所谓水气凌心,并非心脏本身发病,心为君主之官,真心病则不治,此心悸是饮邪逆犯心包,故令心悸、气喘、短气等不适症状。

至于热上冲有如《金匮》奔豚气篇所言及之病症。其发病之机理不一,有惊恐而得之。有心阳虚肾气动而乘之。此案即心阳虚而肾气上冲,方中加桂枝振心阳伐水邪,以止热上冲,兼气化膀胱令水邪排出,用炮姜温肺经以散邪,用五味子以收敛肺气,二味同用以止咳。《伤寒论》指出,咳者去参、枣加炮姜、五味,指内伤所致咳嗽而言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