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某某,女,70岁,1975年3月20日诊治。心悸,喘息气急,咳嗽咯血八年余,痰中常带血丝,若劳累复感寒邪后,触发咳喘加重,多咯吐鲜血。证见:面色苍白虚浮,咳喘气急,咯吐鲜血,心悸,口舌干燥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,五日未行,舌苔黄腻,脉促无力。
此乃肠道腑气不通,肺失宣降,水留邪郁,久咳伤络则咯血,属寒热错杂之症,治宜清热通腑,回阳固正,兼以止血化痰。
处方:防己9克,干姜、炙甘草、炮附片各12克,葶苈子、椒目、大黄各6克,三七(冲服)3克,茯苓30克。
上药浓煎频服,第二日咯血减轻,唯痰中仍带血丝,余症均减。
上方又服4剂,咯血止,咳喘亦减,后以益气养血之品以善其后,咳喘咯血均愈。(湖北中医杂志1984;(2>:18)
按语:唐氏常用本方加味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咯血,支气管扩张、咳喘吐血。咯血量大者,重用大黄;兼气虚者加潞党参;兼阳虚者加附子、干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