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某某,女,26岁,务农,81年11月16日入观察室治疗。患者素体壮实,产后三天恶露未行,随即高热不退,神昏谵语而住院。西医诊断为“感染性精神病”,经多方治疗,虽体温有所下降,但仍有神志不清,胡言乱语。
诊时,患者面红目赤,口唇干燥,似睡非睡,呼之不应,时而胡言乱语或语言不清,答非所问,大便一周未行,按其少腹,则蹇眉皱额,苔薄黄,舌质紫,脉涩有力。
诊为败血停蓄,瘀浊攻心。治当活血逐瘀,佐以醒神开窍,用下瘀血汤加味:
生川军15克(后下),桃仁12克,蛰虫10克,川连5克,石菖蒲10克,枣仁15克,生甘草6克。1剂,鼻饲。
药后下黑便两次,神志转清,自行拔去鼻饲管。
知药已中病,原方生川军改酒制川军15克,加生地黄30克,水酒为引,连服3剂,恶露复行,神志已清。
后改桃红四物汤数剂,并以天王补心丹善后,调治半月而愈。(江西中医药1982;<3>:44)
按语:患者紫体壮实,因产后恶露不行,败血停蓄下焦胞宫,上攻心窍,瘀塞脉络,而出现神昏谵语,虽与原方主治“产妇腹痛”之证不同,但其病机一致,故以下瘀血汤祛其瘀血而获恶露尽下,神志转清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