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痛、鼻塞、喷嚏、恶风、腹胀、体倦-流感

朱木通 《朱木通经方医案·中医临床廿五年》

十七岁少女吴某某,于二三日前自觉有感冒气味(近月来流行感冒又复猖獗),头痛、体倦、鼻渊、喷嚏、微微恶风。同时胃部胀闷不快,因而食欲锐减。乃于1961年6月 28 日由其父口述上述症状嘱为处方。

因为此少女平素有病大多经我治疗,所以虽未诊脉望色,而其禀赋薄弱、肌肤嫩白等外形我记忆犹新,故略加思索即投以桂枝人参汤一剂。翌日,恶风去而胃胀亦消,食思大进,倦怠恢复,再进一剂,于是全治。二日后其母亦以同此症候来诊,依法投以桂枝人参汤,同样二剂全治。

【按】桂枝人参汤是于人参汤内加桂枝四两,而将原来之甘草增加一两(《伤寒论》如此记载)。依据原典:“太阳病,外证未除而数下之,遂协热而利。利下不止,心下痞硬,表里不解者,桂枝人参汤主之。”则为表热里寒之太阳桂枝汤证而医者误投与下剂,因而呈发热下痢同时并作之补救办法。然而在临床应用,却不必拘泥于曾否误投下剂。大凡平素胃肠虚弱(如胃无力、胃下垂、慢性胃肠病),属于中医所谓里寒证而患感冒,大多呈现桂枝人参汤证。本方虽然以桂枝为头,但其基本功效则为人参汤。故在临床应用之际,宜置重点于人参汤之证;简言之,则人参汤证之兼有表虚发热

感冒发热而并发胃肠症状者,现代医学称为“胃肠型感冒”,此种疾病包含下痢症状(即如上面二例亦属之)在内。但感冒而并发胃肠症状者,《伤寒论》中记载颇多,然不外虚实二型。我所遭遇者以此方及葛根苓连汤最多,四逆辈次之。此方为里寒之轻者,至四逆辈则为里寒之甚也。至若用葛根芩连汤则当以汪昂之所谓“解表清里”为目标。

又临床上对于虚实之鉴别,可从大便着眼:粘液性赤便,量少,里急后重者属于实证,葛根苓连汤最适合。水泄性,量多,腹痛轻者为虚或寒,选用其适证,桂枝人参汤或四逆辈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