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某,女,18岁。以“反复发作性全身紫斑一年余”为主诉,于1987年8月12日求诊。一年前,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下肢有一紫斑,如硬币大,无痒痛感觉,数日后,四肢及颜面部相继出现多处紫斑,在某医院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一年来,全身紫斑反复发作时轻时重,屡服中西药物,效果均不理想。血常规检查:Hb10%,WBC8100/mm³,N67%,L33%,PC5万/mm³。
患者面色萎黄,食少乏力,舌质淡紫,苔黄白相兼,脉细涩。
此乃病程日久,正气损伤,气虚失摄,血溢肌肤,瘀滞不行所致。治宜益气统摄,活血止血。处方:
升麻20克,雄黄1克(冲),鳖甲15克,当归8克,川椒5克,甘草12克,黄芪30克,党参15克,白术15克。每日1剂,水煎服。
1987年8月22日:全身紫斑已基本消退,血小板已升至9万/mm²。
后用升麻鳖甲汤加黄芪、阿胶配丸,服用一月,至今病未再发。(国医论坛1989;<5):22)
按语:以脉证之断,本案当为阴毒之证,本应去蜀椒、雄黄二宋。但程氏认为,本方若不加蜀椒,患者服后往往有恶心、头晕等反应,若川椒和雄黄同用,则不见上述副作用。同时又认为,雄黄内服虽宜短期小量,但与川椒同用,可服至每日1克,未见有任何副作用。可供临床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