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某某,男,57,电动工具厂。1979年11月3日,感冒后咳嗽二月余,中西药无效,呛咳,痰多易出,半夜咳醒影响睡眠,午后头眩,口苦,有高血压,二便正常。带来中医方药,有用:栀子、生地、丹参.....;有用:沙参、玉竹、石斛.....;白虎加银翘散等均不效。脉浮大弦,苔白黄 。
辨证:表寒束肺,邪热内聚迫肺。
治宜:解表寒兼清热化痰。
方药:麻黄15g,生石膏30g,法夏10g,甘草10g,生姜10g,大枣(缺)淮山10g(代),二付。
1979年11月18日,因他病而来,对上次处方赞赏不已,久治不愈的病,二付痊愈。今日主要口苦、溲黄、大便不通利,少阳内热,黄芩汤主之。
[注]原方:咳而上气,此为肺胀,其人喘,目如脱状,脉浮大者,越婢汤加半夏主之。
外感内饮,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,越婢汤散邪之力多,祛饮之力小,故以半夏辅其未逮。不用小青龙者,以脉浮且大,病独阳热,故利辛寒,不利辛热也。目如脱状者,目暗胀突,如欲脱落之状,壅气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