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某,女,51。1977年12月21日,晚期乙状结肠癌。入院日期1977年8月29日,患者入院后于1977年9月13日,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,中发现腹腔内癌肿泛转移,肝脏有转移,故乙状结肠双口造瘘术,术后给予化疗(S-Fa,总量1500mg)现一般情况好,可出院休息。
1977年12月21日,初诊,述自9月14日术后左腿一直疼痛,由臀部痛到肢端,右腿肌肉萎缩,臀部可扪及包块汤元大,左腹股沟有长条包块,打杜冷丁及中西药无效,至今痛不可忌,左腿麻木无知,不可伸屈,目前:心烧灼,不思饮,口苦,干呕,眼干涩,睡眠欠佳,饮食一两/食,大便似鼠粪,肛门出血,小便难。脉浮弦滑数急108次/分,重按无力,苔白黄腻皮实泛津。
辨证:肠痈已成。《金匮》原文:....脉洪数脓已成,不可下,大黄牡丹汤主之。
治宜:先养阴扶正止痛。此时大黄牡丹汤或许无能为力,先随症用药。
方药:淮山20g,白术10g,玄参15g,花粉15g,知母15g,黄芪12g,乳没各10g,枣皮10g,白芍12g,赭石20g,党参15g,甘草6g,鸡内金10g,三七粉10g(冲服),三付。
1978年1月7日,二诊:效果好又续服三付,目前左腿已不痛,也不麻木,可屈伸可以侧身睡了。原左腿没知觉,现已恢复。人工肛门大便正黄色,不再干结似鼠粪,纳增。脉寸洪大余滑数,苔稍减已不黄。原方加百合25g,三付。
1978年1月13日,上方服二剂后,腿又开始痛,于1月14日,满足家属要求收入住院。前方改用:王不留行15g,桑皮15g,青高15g(代替蒴藋细叶),甘草18g,黄芩6g,白芍6g,厚朴6g,干姜6g,乳没各10g,淮山15g,茅根15g,服至1月23日痛止,也无灼热感,人工肛门昨日大便二次黑色,肛门解大便10多次,不爽快,腹不痛,伴有血丝有时有脓。脉弦滑数,舌偏红,苔微腻。原方去茅根、淮山用王不留行散原方。
自该方服后,痛止,不再复发。原高血压也不高了。但每肛门,人工肛门都不断排血,排脓排粘液,有时夹杂包块逐渐缩小。
直到1978年2月22日,已能起坐洗足剪指甲,饮食有味,至3月14日假肛、肛门脓血粘液已不再排,病人无痛苦,排出的秽物经病理涂片四次,两次查见癌细胞,2月5日假肛和2月27日肛门分泌物分别查见癌细胞,2月14日和3月1日均未查到癌细胞。
据同室病人讲,自3月14日起和家人吵架又哭又闹,生气后不吃饭,不吃药,逐渐恶化,至3月20日显著消瘦乏力,坐不起,要求停药至3月26日双下肢浮肿,嗜睡给予黄连阿胶汤猪苓汤合方。腿肿消失,3月30日又开始骂人,拒食拒药逐渐恶化,4月9日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