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某,男,64岁,1988年11月4日初诊。主诉呕吐痰涎,得食益甚已3年余,某医院胃镜检查诊为幽门梗阻,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。
刻诊:呕吐痰涎,脘腹胀满,进食加剧,吐后稍舒,大便粘臭,苔薄腻,脉滑弱。
此系痰浊内阻,湿毒内蕴,瘀滞幽门。治当化痰导滞,解毒燥湿,化瘀通幽。拟升麻鳖甲汤化裁:
升麻、甘草各6g,鳖甲、当归各15g,蜀椒12g,代赭石30g,黄连、竹茹各9g。日1剂,水煎服。
药进3剂,呕痰减少,脘腹觉舒,得食不吐,原方加法半夏9g,续服6剂,诸恙悉除。随访一年未见复发。(国医论坛1991;<5):15)
按语:此证乃痰毒凝滞,湿浊不化,阻塞幽门所致,故用当归、鳖甲散痰化瘀,升麻、甘草、蜀椒温中升阳,伍以代赭石、黄连、竹茹降逆解毒,共奏痰化毒解,瘀散幽通之功。
注:此医案亦可考虑大黄甘草汤:“胃反,不能食,食入而吐者,大半夏汤主之;若食已即吐者,大黄甘草汤主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