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热、神昏、鼻柱青黑、烦躁、手足惊乍、舌红 苔黄、脉弦数

王峰 《金匮名医验案精选》

李某,女,4岁,1988年3月4日来诊。患儿于去冬因感冒发热未及时治疗而高热抽搐,后每发热稍高(39℃以上)即惊乍抽搐,多方治疗,效果甚微。今日旧病又作,急来求治。

症见高热(39.7℃)神昏,鼻柱青黑,烦躁不宁,时见手足惊乍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
证属热陷厥阴,引动肝风。治宜清热平肝,息风镇惊。

方选奔豚汤加减:葛根、石膏、生牡蛎各12g,白芍、当归、黄芩、知母、双丁各6g,川芎、半夏、甘草、僵虫各4g,水煎服。

药进1剂抽搐即止,2剂热减(38.2℃)神清,续服3剂而愈。

随访半年,病无复发。(国医论坛1992;<3>:17)

按语:小儿“肝常有余”,邪热入里,易阳化风动而发惊风之证,与肝郁奔豚症异而机同,只是前者系热陷厥阴引动肝风而病生,后者系肝郁化热冲气上逆而罹发,病机之本均为热郁在肝,故皆可投奔豚汤加减治疗。方中奔豚汤养血平肝,佐石离、知母清泻热邪,双丁、僵虫、生牡蛎息风镇惊。热清惊平,自无恙患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