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膨满、发热、自汗盗汗、下痢、手足逆冷-脾疳

朱木通 《朱木通经方医案·中医临床廿五年》

车店里张宗某氏女儿张淑某,三岁,1956年春,以慢性肠炎的病名受治于翁某某西医,五六个月,症状转剧而成为慢脾--结核性肠闻膜痨--之重症。因其父在振昌木行工作,乃由同时黄先生介绍来诊。现症如下:

初诊为同年旧历中元节,全身消瘦脱肉,唯腹膨满,热稽留在三十八度五。手足逆冷、自汗盗汗、水泄性不消化下痢、尿清而多,臭气甚、大渴引饮无停时、不眠、夜啼。据云此等症状经翁某及振某治疗四五个月没有起色。

投以茯苓四逆汤二剂,热退、汗止、口除、泄痢次数减大半,食欲大进。

同方续服月余,将近无病状态,于是转用参苓白术散料凡二个月,居然发胖与常儿无异。

【按】脾疳亦称慢脾,大多由于哺乳失调、饮食失节,初起即现代医学所谓肠炎,及至长期下痢腹胀身瘦,则形成脾疳。如此始肯转用中药医治,故十之八九都属阴虚证。以我的经验而言,当其口大渴引饮冷水而且下痢完谷、尿清而多者,大多为水分枯竭,所以十之八九应用茯苓四逆汤先解决上述症候。然后徐图治疗其脾疳。

至于并发眼疾患,古时谓之疳眼,或疳积泪眼,治法有鸡肝丸或五苓散,然皆对症治疗而已,其基本疗法还是弄玉汤加附子、消疳饮、净府汤最佳。脾疳而并发头疮或其他肿疡,乃至皮肤病者,大都五物解毒汤,或六味马明汤的应用机会最多。 长期泄痢的患者,肯服用中药者,大多为西医棘手之症,用消炎剂的机会既失,切须注意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