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手颤抖、头晕胀痛、心慌气短、畏寒、指头麻木、足冷至股、下肢浮肿、舌体右斜-腔隙性脑梗塞、高血压

周志龙 《伤寒名医验案精选》

丁某,男,58岁。于1990年11月19日入院,住院号3425。患者有腔隙性脑梗塞、高血压病史三年余。入院时,右手写字颤抖,且头晕胀痛,心慌气短,疲乏易困,畏寒肢冷,足冷至股,足汗不出,指头麻木,双下肢浮肿,按之没指,舌体右斜,舌淡胖大有齿痕,舌尖红,苔薄黄腻,脉细弦。

查体:血压19/12KPa,右手指精细动作不灵敏,余无异常发现。实验室检查:血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,血脂增高。

辩证:肝阳上亢,脾虚湿盛,痰瘀内阻。治法:平肝潜阳,息风化痰,温阳化湿,活血通络。《金匮》侯氏黑散主之:

菊花40克,白术、防风各10克,桔梗8克,黄芩5克,细辛、茯苓、生牡蛎粉、红参(另炖兑入)、明矾、当归、干姜、川芎、桂枝各3克。

日1剂,以水加少量黄酒煎两次服。并嘱停服复方降压片等其它约物。

晚服头剂头煎后,夜寐甚佳,晨起即感头晕胀痛、心慌气短等症减轻,精神转佳,脉转弦而有力。

5剂后,头晕胀痛、心慌气短等症除,右手写字已不颤抖,手指精细动作灵敏,精神爽,舌苔转为薄白。

又进10剂,下肢浮肿消退,脚汗絷染,余症皆失。又5剂巩固疗效,复查BP19/12KPa,血白细胞正常(四川中医1992;(4〉:21)

按语:肝亢化风,脾虚阳亏,切中侯氏黑散证之病机,投之果效。于此益信仲景之方,乃经验之结晶,用之不殆,则历验不爽。

本文提到的方剂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