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某,男成都造纸二厂。1976年5月11日,左胁下近少腹部痛,腰部左侧痛。脉浮细紧,苔白。
辨证:风湿痹痛。
治宜:疏风散寒祛湿。
方药:麻黄10g,杏仁10g,薏仁15g,甘草10g,二付。
1976年5月13日,两处痛均减。原方二付。
[分析]风寒湿聚而成痹,痹者不通是也,不通则痛。风寒湿三者所占的比例轻重不同,故表现的症状各不相同,如风痹,风行速,故痛而不定,所谓游性疼痛。时而这里痛时而又痛在它处,故称风痹。
寒气重者称寒痹,寒气重着故痛而不移,而且疼痛较剧,因寒气主收,气血被寒气收缩,循环受阻,不通则痛,因而痛处加重。
湿气重者称湿痹,湿气重着,令肢体沉重,转侧困难是也。
第一例患者背痛一年始终不移加之咳嗽半年,因寒气开肺,故咳嗽因寒气阻滞经络不通则痛,本方宣肺散寒,故咳与痛均愈。第二例患者两处疼痛,不咳,痛的部位不同,但病理及发病机制相同。故同一方剂均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