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伤寒吐、下后,发汗①,虚烦,脉甚微,八九日,心下痞硬,胁下痛,气上冲咽喉,眩冒,经脉动惕者,久而成痿。”
①“伤寒吐、下后,发汗”:湘古本作“伤寒吐、下、发汗后”;宋本同桂本。
名家注解

成无己曰:「伤寒吐下后发汗,则表里之气俱虚,虚烦,脉甚微,为正气内虚,邪气独在,至七八日正气当复,邪气当罢,而心下痞,胁下痛,气上冲咽喉。眩冒者,正气内虚而不复,邪气留结而不去。经脉动惕者,经络之气虚极,久则热气还经,必成痿弱。」

张令韶曰:「痿者,肢体痿废而不为我用也。久而成痿者,经血不外行于四末也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