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,目赤,胸中满而烦者,不可吐、下,吐下则悸而惊。”
尤在泾曰:「此少阳自中风邪之证,不从太阳传来者也。少阳之脉,起于目锐眦,其支从目后入耳中,以下胸中,少阳受邪,壅热于经,故耳聋、目赤,胸中满而烦也。是不在表,故不可吐,复不在里,故不可下。吐则伤阳,阳虚而气弱则悸。下则伤阴,阴虚而火动则惊。」
程郊倩曰:「风伤气,气则为热,气壅而热,故耳聋、目赤、胸满而烦。此与伤寒脉弦细条皆是表邪直犯少阳,不从太阳逶迤来者,故总无四五日、六七日字。」
唐容川曰:「胸中满句,最是少阳关键处。胸前有膈,膈膜上循腔子为胸中,此膈膜连于心包而附近胃中。邪在膈膜中,故胸中满。僭入心包,故心烦。此在膜中,不在胃中,故不可吐下。若吐下伤胃之阳,则膀胱水气上凌而悸。伤胃之阴,则心包之火,飞越而惊。」
魏念庭曰:「此条论,仲景不出方,小柴胡条中有心烦、心下悸之证,想可无事他求也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