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伤寒六七日,脉微,手足厥冷,烦躁,灸厥阴,厥不还者,死。”
名家注解

尤在泾曰:「伤寒六七日,阳气当复,阴邪当解之时,乃脉不浮而微,手足不烦而厥冷,是阴气反进,而阳气反退也。烦躁者,阳与阴争,而阳不能胜之也。灸厥阴,所以散阴邪而复阳气,阳复则厥自还。设不还,则阳有绝而死耳。是故传经之邪至厥阴者,阴气不绝则不死。直中之邪入厥阴者,阳气不复则不生也。」

程郊倩曰:「脉微厥冷而烦躁,即是前条中所引脏厥之证,六七日前无是证也。」

张令韶曰:「灸厥阴,宜灸荥穴、会穴、关元、百会等处。荥者,行间穴也,在足大指中缝间。会者,章门穴也,在季肋之端,乃厥阴、少阳之会。关元,在脐下三寸,足三阴经之会。百会,在顶上中央,厥阴、督脉之会也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