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伤寒五六日,不结胸,腹濡,脉虚,复厥者,不可下也。此为亡血,下之则死。”
此条涪古本作“伤寒五六日,不结胸,腹满,脉虚,复厥者,不可下之。下之亡血,死。”其中“腹满”较“腹濡”更契合后句的“不可下”。
名家注解

尤在泾曰:「伤寒五六日,邪气传里,在上则为结胸,在下则为腹满而实。若不结胸,腹濡而脉复虚,则表里上下都无结聚,其邪为已解矣。解则其人不当复厥,而反厥者,非阳热深入也,乃血不足而不荣于四末也。是宜补而不可下,下之是虚其虚也。《玉函》云:『虚者重泻,其气乃绝。故死。』」

方中行曰:「亡音无,古字通用。此肝虚则不能生血,故曰无血,非谓失血之亡血也。」柯韵伯曰:「其脉空虚,此无血也。」

程郊倩曰:「世多血厥证,此亡血之厥又不同,则挟淤不挟淤之分也。」

《医垒元戎》:「宜当归四逆汤。下之则死,宜四逆加人参汤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