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伤寒,厥而心下悸者,宜先治水,当服茯苓甘草汤。却治其厥,不尔,水渍入胃,必作利也。”
名家注解

钱天来曰:「《金匮》曰:『水停心下,甚者则厥。』太阳篇中有『饮水多者,心下必悸』,此二语,虽皆仲景本文,然此条并不言饮水,盖以伤寒见厥则阴寒在里,里寒则胃气不行,液不布,必停蓄于心下,阻绝气道,所以筑筑然而悸动,故宜先治其水,当服茯苓甘草汤以渗利之,然后却与治厥之药。不尔,则水液既不流行,必渐渍入胃,寒厥之邪在里,胃阳不守,必下走而作利也。」

魏念庭曰:「此厥阴预防下利之法。盖病至厥阴,以阳升为欲愈,邪陷为危机。若夫厥而下利,则病邪有陷无升,所以先治下利为第一义,无论其厥之为寒为热,而俱以下利为不可犯之证。」

程郊倩曰:「此寒因水停而作厥者,其证以心下悸为验,厥阴有此,多因消渴得之。水其本也,寒其标也。」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