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病差后,喜唾,久不了了,胸上①有寒也,当以丸药温之,宜理中丸。”
①“胸上”:湘古本作“胃上”。
尤在泾曰:「大病差后,胃阴虚者,津液不生则口干欲饮。胃阳弱者,津液不摄则口不渴而喜唾。至久之而尚不了了,则必以补益其虚,以温益其阳矣。曰胃上有寒者,非必有寒气也,虚则自生寒耳。理中丸,补虚温中之良剂。不用汤者,不欲以水资吐也。」
张令韶曰:「脾之津为唾,而开窍于口,脾虚不能摄津,故反喜从外窍而出也。」
浅田栗园曰:「此条论差后胃气虚寒,饮聚而成唾也。唾,口液也。寒,以饮言。不了了,谓无己时也。《金匮》云:『上焦有寒,其口多涎。』又云:『肺中冷,多涎唾。』曰寒、曰冷,皆指痰饮而言。故用理中丸以治胃口寒饮也。」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