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沙虫药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痢药、方茎紫苏、鸡苏、假荨麻、烂脚草、臭蒿子

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草药》。

【性味】味辛;性温

【功用】理气;利湿;解毒。主痢疾腹痛;脚癣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0-6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捣绒敷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sculponeata (Vaniot) Hara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划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草地或灌丛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及广西。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痢药

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
【性味】辛,温.

【功用】理气利湿,解毒。治痢疾,烂脚丫。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
【来源】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
【分布】生于草坡路旁。分布陕西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