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《纲目》:鳖性畏葱及桑灰,凡食鳖者,宜取沙河小鳖,斩头去血,以桑灰汤煮熟,去骨、甲,换水再煮,入葱、酱作羹食乃良。
【性味】味甘;性平
【归经】肝;肾经
【功用】滋阴补肾;清退虚热。主虚劳赢瘦;骨蒸痨热;久疟;久痢;崩漏;带下;症 瘕;瘰疬
【用法】内服:煮食,250-500g;或入丸剂。
【注意】脾胃阳虚及孕妇慎服。
【论述】1.《别录》:主伤中益气,补不足。
2.《千金·食治》:疗脚气。
3. 盂诜:主妇人漏下赢瘦。
4.《本草拾遗》:主热气湿痹,腹中激热。五味煮食之,当微泄。
5.《日华子本草》:益气调中,妇人带久,治血瘕腰痛。
6.《本草图经》:补虚,去血热。
7.《日用本草》:补劳伤,壮阳气,大补阴之不足。
8.《纲目》:作食,治久痢;作丸服,治虚劳,痃癖,脚气。
9.《本草备要》:凉血补阴,亦治疟、痢。
10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滋肝肾之阴,清虚劳之热,主脱肛,崩带,瘰疬,症瘕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鳖科动物中华鳖或山瑞鳖的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Trionyx sinensis (Wiegmann) 2.Trionyx steindachneri Siebenrock
采收和储藏:捕捉杀死后,取其肉,鲜用或冷藏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活于湖泊、河流、池塘及水库等水域。
2.生活在山区的河流、溪、潭中。
资源分布:1.除新疆、宁夏、青海、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出处】《别录》
【性味】甘,平。 ①《别录》:"味甘。" 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味甘,平,无毒。" ③《本草图经》:"性冷。"
【归经】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肝。"
【功用】滋阴凉血。治骨蒸劳热,久疟,久痢,崩漏带下,瘰疬。 ①《别录》:"主伤中益气,补不足。" 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疗脚气。" ③孟诜:"主妇人漏下羸瘦。" ④《本草拾遗》:"主热气湿痹,腹中激热。五味煮食之。当微泄。" 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"益气调中,妇人带下,治血瘕腰痛。" ⑥《本草图经》:"补虚,去血热。" ⑦《日用本草》:"补劳伤,壮阳气,大补阴之不足。" ⑧《纲目》:"作臛食,治久痢;作丸服,治虚劳,痃癖,脚气。" ⑨《本草备要》:"凉血补阴,亦治疟、痢。" ⑩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滋肝肾之阴,清虚劳之热。主脱肛,崩带,瘰疬,癥瘕。"
【用法】煮食或入丸剂。
【注意】脾胃阳虚及孕妇忌服。 ①《日用本草》:"与矾石相反。" ②《本草备要》:"忌苋菜、鸡子。" ③《本草从新》:"脾虚者大忌。" ④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孕妇及中虚寒湿内盛,时邪未净者切忌之。"
【来源】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