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野葡萄、绿叶扁担藤、稀果野葡萄、地五加、母猪藤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【性味】微苦;平
【归经】心经
【功用】祛风除湿;通经络;清热解毒。主牙痛;风湿关节炎;无名肿毒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5-30g,鲜品倍量;或浸酒、炖肉服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大叶乌蔹莓的根、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yratia oligocarpa (Levl.et Vant.)Gagnep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根,洗净,切片;夏、秋季采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900m以下的山地灌丛及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别名】大叶乌蔹莓、野葡萄、绿叶扁担藤
【性味】微苦,平。
【功用】除风湿,通经络。主治牙痛,风湿关节炎,无名肿毒等。
【用法】1~2两,水煎服、泡酒服或炖肉服。外用捣烂外敷。
【来源】葡萄科大母猪藤Cayratia oligocarpa (Levl. et Van.) Gagnep.,以根、叶入药。
【分布】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。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野葡萄、绿叶扁担藤
【出处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【性味】性平,味微苦。
【功用】除风湿,通经络。治牙痛,风湿关节炎,无名肿毒。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~2两;浸酒或炖肉服。外用:捣敷。
【来源】为葡萄科植物大叶乌蔹莓的根及叶。全年均可采挖根,夏季采叶晒干备用。
【分布】于山地森林中,常攀援于大树上。分布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