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吊蜡烛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墨柱果、章表、常子、九浓木、枝桐木、猪松木、神仙蜡烛、刀柄、苦常、细姑木、马凌、猪菜母、苦杨

【出处】出自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【性味】甘;淡;性平

【功用】祛风通络;化痰散结;利湿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疼痛;跌打损伤;瘰疬;慢性支气管炎;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饮。

【论述】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根:煲酒治跌打。花(种毛):治刀伤。
2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湿,通经络,散结化郁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淋巴结结核,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根或茎枝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Wrightia pubescens R.Br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巾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和云南等地。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神仙蜡烛(《广州植物志》),墨柱根、章表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【出处】《生草药性备要》

【性味】①《本草求原》:"淡,平。" 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,凉。"

【功用】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根:煲酒治跌打。花(种毛):治刀伤。" 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湿,通经络,散结化郁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淋巴结结核,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。"

【用法】内服;煎汤,1~2两。

【来源】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

【分布】生于山野或栽培于庭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