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凤尾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双凤尾、金鸡尾(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),凤尾草、大叶井口边草、狼牙草(《陕西草药》),井口边草、井边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杂玛冬罗玛切瓦(藏名)。

【出处】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
【性味】甘,凉。 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性平,味甘。" ②《陕西草药》:"味咸,性寒,有小毒。" 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淡,凉。"

【功用】清热,利湿,祛风,解毒。治黄疸型肝炎,泻痢,水肿,淋浊,月经不调,喉蛾,汤火伤。 ①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除湿,止血生肌。治咳嗽,淋浊,痢疾,水火烫伤。" ②《陕西草药》:"驱风镇静,调经活血,解毒消肿,止痢通淋。治口眼歪斜,蛇犬咬伤,热淋,泻痢,胸腹胀痛,月经不调,干血痨。" ③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清热,利尿,除湿,止痢。治黄疸型肝炎,急性胆囊炎,扁桃腺炎,痢疾,泌尿系感染,肾炎水肿。"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【来源】为凤尾蕨科植物风尾蕨全草。全年可采。鲜用或洗净、切段、晒干备用。

【分布】生于林下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。分布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及陕西、西藏等地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