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采收和储藏:冬、春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别名】大报春花、水白菜、大癞痢
【出处】滇海水仙花始载于清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云:\"滇海水仙花,生海滨。铺生,长叶如车前草而瘦,粗厚涩纹,层层攒密。夏抽享开粉红花,微似报春花,团簇作毯,映水可爱,疑即龙舌草之类。根甚茸细。\"以上所述,与今之滇海水仙花基本一致。
【性味】辛;微苦;性平
【功用】散瘀接骨。主跌打骨折;外伤红肿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滇海水仙花的根或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pseudodenticulata Pax
采收和储藏:冬、春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2300(-3300m)的沟边、水旁和湿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(木里)和云南(蒙自、昆明、大理、丽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