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马断肠、萝卜药、老虎麻、苦树皮、菜药、棱枝南蛇藤、大钧鱼竿、苦通皮、菜虫药、南蛇根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【性味】辛;苦;凉;小毒
【归经】肺;肝;肾经
【功用】祛风除湿;活血通经;解毒杀虫。主风湿痹痛;骨折伤痛;闭经;疮疡溃烂;头癣;阴痒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烂、研末敷。
【论述】1.《贵州草药》:清热透疹,舒筋活络,调经。
2.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,消肿,杀虫。治秃疮,黄水疮,骨折肿痛,阴道发痒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angulata Maxim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。洗净,剥取根皮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密林下或灌木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马断肠、萝卜药、大马桑、酸枣子藤(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),老虎麻(《贵州草药》),苦树皮、菜药、棱枝南蛇藤、大钓鱼竿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【性味】①《贵州草药》:"味辛,性凉,有小毒。" 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苦,性寒,有小毒。"
【功用】①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透疹,舒筋活络,调经。" 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消肿,杀虫。治秃疮,黄水疮,骨折肿痛,阴道发痒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撒。
【来源】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。全年可采。洗净,剥取根皮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地丛林或山坡上。分布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江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