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藤杜仲、藤仲、土杜仲、鸡腿藤、牛腿子藤、白皮胶藤
【性味】苦、微辛,平。有小毒。
【功用】祛风活络,强筋状骨。用于风湿痹痛,腰肌劳损,腰腿痛,跌打损伤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【用法】3~5钱。外用适量,茎皮及干叶研粉撒患处。
【来源】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Parabarium huaiting Chun et Tsiang,以老茎及根入药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切片晒干用。
【备注】(1)本品有小毒,过量服用可出现头晕、呕吐等症状。 (2)同属植物尚有下列两种近缘植物,其老茎和根在广东、广西也作杜仲藤(藤杜仲)入药,功效近似:白杜仲藤(白喉崩、九牛藤)Parabarium micranthum (Wall.)Pierre.;红杜仲藤(红喉崩)Parabarium chunianum Tsiang。
【别名】藤杜仲、红杜仲、土杜仲、白杜仲、软羌藤、白皮胶藤、九牛藤、鸡嘴藤、老鸦嘴、松筋藤、白胶藤、土续断、大种笔须藤、小白皮芯、结衣藤
【性味】苦;微辛;性微温;小毒
【归经】肝;肾经
【功用】祛风湿;强筋骨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软;跌打损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9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撒。
【注意】内服过量有头晕、呕吐等中毒症状。解毒可用甘草60g,水煎服;或用红糖60g,生姜15g,水煎服。本品不可混作杜仲使用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、红杜仲藤及毛杜仲藤的茎皮和根皮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araharium micranthum(A.DC.)Pierre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剥取茎皮和根皮,切片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300-800m的山谷、疏林或密林、灌木丛、水旁等处。
2.生于海拔250-500m的山林密林中。
3.生于海拔200-1000m的热带雨林中、疏林中湿润处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。广西等地。
3.分布于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【性味】微辛、涩,平。
【功用】舒筋活络,强壮筋骨。主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高血压。
【用法】1~2两。
【来源】卫矛科杜仲藤Euonymus chinensis Lindl.,以全株入药。
【分布】广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