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辰砂草、金锁匙、瓜子草、挂米草、竹叶地丁、金牛草
【性味】微辛,微温。
【功用】活血散瘀,祛痰镇咳,解毒止痛。用于咽炎,扁桃体炎,口腔炎,咳嗽,小儿肺炎,小儿疳积,泌尿系结石,乳腺炎,骨髓炎;外用治毒蛇咬伤,疔疮疖肿。
【用法】2~5钱;鲜用1~2两。
【来源】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.或卵叶远志P. sibirica L.的全草。秋季采集全草,洗净,晒干。
【别名】丁蒿、苦远志、金锁匙、神砂草、地藤草、远志草、山黄连、瓜子草、小金盆、鸡拍翅、叶地丁、银不换、铁线风、瓜子莲、女儿红、歼疟草、散血丹、小叶地丁草、小叶瓜子草、高脚瓜子草、铁铣草、通性草、黄瓜位草、接骨红、地风消、铁箭风、小丁香、小万年青、蓝花地丁、火草杆、慢惊药、地丁、金牛草、直立地丁、紫花地丁、苦草、辰砂草、惊风草、瓜米细辛、鱼胆草、七寸金、蚋仔草、铁钓竿、铁甲草、紫金花、小远志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瓜子金,江西、湖南多有之,高四、五寸,长根短茎,数茎为丛,叶如瓜子而长,唯有直纹一线,叶间开小圆紫花,中有紫蕊。云南名紫花地丁。
【性味】味苦;微辛;性平
【归经】肺;胃;心经
【功用】祛痰止咳;散瘀止血;宁心安神;解毒消肿。主咳嗽痰多;跌打损伤,风湿痹痛;吐血;便血;心悸;失眠;咽喉肿痛;痈肿疮疡;毒蛇咬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15g,鲜品30-60g;或研末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【论述】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破血,起伤,通关。
2.《分类草药性》:走表散寒。治头风,开胃进食。
3.《中国药植志》:根:镇咳祛痰,与远志同类;全草:治蛇咬。
4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治小儿惊风,伤风感冒。
5.《江苏植药志》:酒泡,治产后风。
6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除湿健胃。治怔忡,黄疸;外疸;外用捣涂,消疮毒红肿。
7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清热,润燥,解毒。治蛇伤,咳嗽,吐血,疳积,眼结膜炎。
8.《四川中药志》:止血崩;治跌打损伤,肠风下血,淋病,痨伤咳嗽。
9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根为镇静、祛痰剂,能益智安神,散郁化痰,消痈肿。治支气管炎,肺炎,咳嗽多痰,惊悸,健忘,痈疽疮肿,喉痹。
10.《江西草药》:清热解毒,活血止血。治牙痛,下肢溃疡,白喉,子宫出血,便血,毒蛇咬伤,白膜遮睛,流脑,风湿性关节炎,痢疾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根及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japonic Houtt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集全草,洗净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长于海拔800-2100m的山坡或田梗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和台湾等地。
【别名】金锁匙、神砂草、地藤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远志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小远志(《中国药植志》),辰砂草、惊风草、瓜米细辛、鱼胆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蓝花草(《广西野生资源植物》),产后草(《江苏植药志》),山黄连、瓜子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银不换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拦路枝、小金盆、鸡拍翅(《重庆草药》),竹叶地丁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铁线风、瓜子莲、女儿红(《湖南药物志》),歼疟草、小英雄、散血丹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,通性草、黄瓜仁草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接骨红、二月花
【出处】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【性味】辛苦,平. 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气味甘。" 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性热。" ③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"辛苦,平,无毒。" ④《江西草药》:"性寒,味苦。"
【功用】镇咳,化痰,活血,止血,安神,解毒。治咳嗽痰多,吐血,便血,怔忡,失眠,咽喉肿痛,痈疽疮毒,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 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破血,起伤,通关。" 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走表散寒。治头风,开胃进食。" ③《中国药植志》:"根:镇咳祛痰,与远志同类;全草:治蛇咬。" ④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治小儿惊风,伤风感冒。" ⑤《江苏植药志》:"酒泡,治产后风。" ⑥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除湿健胃。治怔忡,黄疸;外用捣涂,消疮毒红肿。" ⑦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清热,润燥,解毒。治蛇伤,咳嗽,吐血,疳积,眼结膜炎。" ⑧《四川中药志》:"止血崩;治跌打损伤,肠风下血,淋病,痨伤咳嗽。" ⑨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根为镇静、祛痰剂,能益智安神,散郁化痰,消赤肿。治支气管炎,肺炎,咳嗽多痰,惊悸,健忘痈疽疮肿,喉痹。" ⑩《江西草药》:"清热解毒,活血止血。治牙痛,下肢溃疡,白喉,子宫出血,便血,毒蛇咬伤,白膜遮睛,流脑,风湿性关节炎,痢疾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捣汁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【来源】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间采集,洗净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长于山坡或荒野。分布东北、华北、西南、华东、中南及陕西。产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安徽、云南、浙江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