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小果上叶、石串莲、极香石豆兰、羊奶果
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
【性味】甘;淡;凉
【归经】肺;肝;肾经
【功用】润肺化痰;通络止痛。主肺结核咯血;慢性气管炎;慢性咽炎;疝气疼痛;月经不调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论述】1.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祛风湿,活络,行气,止痛。
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接骨消炎,润肺化痰。治骨折,肺结核,咯血,慢性气管炎,肺炎恢复期,慢性咽炎,月经不调。
3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(J.E.Smith)Lindl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蒸后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附生于山林树上或山沟岩石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【别名】密花石豆兰、石串莲、羊奶果
【性味】甘、淡,平。
【功用】润肺化痰,舒筋活络,消炎。用于肺结核咯血,慢性气管炎,慢性咽炎,风湿筋骨疼痛;外用治骨折,跌打挫伤,刀伤。
【用法】2~5钱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【来源】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(Swartz) Lindl.,以全草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别名】小果上叶、石串莲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【性味】甘淡,凉。 ①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味微酸涩,性平。" 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甘淡,凉。"
【功用】润肺化痰,行气止痛。治肺结核,咯血,慢性气管炎,慢性咽炎,疝气疼痛,月经不调,骨折。 ①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:"祛风湿,活络,行气,止痛。" 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接骨消炎,润肺化痰。治骨折,肺结核,咯血,慢性气管炎,肺炎恢复期,慢性咽炎,月经不调。" ③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清热润燥,生津止渴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【来源】为兰科植物密花石豆兰的全草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,或蒸后晾干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沟潮湿的岩石上或树干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