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半边风、山蚂蝗、鬼边榜、大半边莲、肉半边莲、红叶子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
【性味】味酸;涩;性凉
【功用】凉血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急性咽喉炎,牙龈肿痛,疮疖肿毒,热病便血,瘰疬,疥癣,毒蛇咬伤,烧烫伤。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0-2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【论述】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全株:消肿,止痛,治疥疮。根:治温热病,屙血,疮疖,贫血,蛇伤。
2.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解毒收敛,消肿止痛。治咽喉急性炎症,牙痛,毒蛇咬伤,汤火伤。
3.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疥癣,无名肿毒,淋巴结核,食道癌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粗喙秋海棠的根茎或全草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.
采收和储藏:全草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;根秋、冬季挖取,洗净泥沙,切碎,鲜用或晒干或烘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左右的林下湿处或岩石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【别名】半边风、山蚂蝗、红莲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鬼边榜、大半边莲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肉半边莲(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)。
【出处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【性味】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"酸涩,凉。"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温热病下血,咽喉肿痛,疮肿疥癣。 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全株:消肿,止痛,治疥疮。根:治温热病,病血,疮疖,贫血,蛇伤。" ②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:"解毒收敛,消肿止痛。治咽喉急性炎症,牙痛,毒蛇咬伤,汤火伤。" 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疥癣,无名肿毒,淋巴结核,食道癌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5~8钱。外用:捣敷。
【来源】为秋海棠科植物粗喙秋海棠的全草或根。全年可采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于林下岩石上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