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劲枝丹参、毛丹参、紫参、小丹参、山萝卜、活血草;散血草、丹参、紫丹参、亦参
【出处】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【性味】味淡;性温
【功用】补虚;调经;祛风止咳。主劳伤虚弱;月经不调;崩漏;伤风咳嗽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9g。
【论述】1.《滇南本草》:活络强筋,温经暖络。治风寒湿痹,手足麻木,软战摇动,筋骨疼痛,半身不遂,痿软流痰。
2.《陕西中草药》:补虚,活血调经。治劳伤虚弱,月经不调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长冠鼠尾草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via plectranthoides Griff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2500m的山坡或疏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别名】长冠鼠尾、紫参、毛丹参
【性味】淡,温。
【功用】活血调经。主治月经不调。
【用法】2~3钱。
【来源】唇形科红骨参Salvia plectranthoides Griff.,以根入药。
【分布】陕西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紫参(《滇南本草》),毛丹参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
【性味】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温,味苦甘,平。" 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淡,温。"
【功用】①《滇南本草》:"活络强筋,温经暖络。治风寒湿痹,手足麻木,软战摇动,筋骨疼痛,半身不遂;瘿软流痰。" ②《陕西中草药》:"补虚,活血调经。治劳伤虚弱,月经不调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
【来源】为唇形种植物四花莱叶丹参的根。秋季采挖,取根,洗净,晒干用。
【分布】生于石崖缝中或岩石基部草丛中。分布陕西,湖北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