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罗裙博、起风瘀、假三菍、野芙蓉、假棉花、水芙蓉、假芙蓉、药虎、磟碡草、三脚鳖、三脚破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广西中草药》
【性味】微甘;性寒
【归经】心;肺经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;下乳通便。主高热不退;肺热咳嗽;痢疾;大便秘结;产后乳汁不通;骨折;痈疮脓肿;无名肿毒及水炎烫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【论述】《广西中草药》:解毒消肿,排脓止痛。治痈疮肿痛,无名肿毒,蛇头疮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黄葵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常生于平原、山谷、溪涧旁或山坡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等地,有栽培。
【别名】麝香秋葵、山油麻、假棉桃、假三棯、水芙蓉、假芙蓉
【性味】微甘,凉。
【功用】清热利湿,拔毒排脓。 根:用于高热不退,肺热咳嗽,产后乳汁不通,大便秘结,阿米巴痢疾,尿路结石。 叶:外用治痈疮肿毒,瘭疽,骨折。 花:外用治烧烫伤。
【用法】3~5钱。叶外用适量敷患处。花浸油外搽。
【来源】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(L.) Medic.,以根、叶、花入药。秋季采根,鲜用或晒干;夏秋采叶,多鲜用;夏季采花,浸于香油中。
【别名】野芙蓉、假棉花(《广西中草药》),假山稔、毛夹(《海南植物志》)。
【出处】《广西中草药》
【性味】《广西中草药》:"味微甘,性凉。"
【功用】《广西中草药》:"解毒消肿,排脓止痛。治痈疮肿痛,无名肿毒,蛇头疮。"
【用法】外用:捣敷
【来源】为锦葵科植物黄葵的根或叶。夏、秋采收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谷、沟旁、路边、旷野草丛中。分布广西、广东、云南、湖南、江西、台湾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