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叶根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灰毛豆根

【出处】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【性味】味微苦;性凉;有毒

【归经】脾;胃经

【功用】清热化滞;行气止痛;收湿止痒。主胃肠气胀;消化不良;胃炎疼痛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9g,煎水洗。

【炮制】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灰叶Tephrosia purpurea(L.)Pers.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phrosia purpurea(L.)Pers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旷野间、河边、村旁草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出处】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
【性味】微苦,凉。

【功用】清热消滞。治胃肠气胀,消化不良,胃炎疼痛。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灰叶。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