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
【性味】苦;涩;凉
【归经】心;肝;肾经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脾脏肿大;毒蛇咬伤;骨折创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 15-30g。外用:鲜叶适量,捣烂敷,或捣汁搽。
【论述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苦、涩、凉。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。主治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脾脏肿大,毒蛇咬伤,骨折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虎皮楠科植物虎皮楠的根、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iphyllum oldhami (Hemsl.)Rosenth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叶鲜用;根洗净,鲜用,或切片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台湾、广东等地。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性味】苦、涩,凉。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,活血散瘀。主治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脾脏肿大,毒蛇咬伤,骨折。
【用法】0.5~1两;外用鲜叶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【来源】交让木科虎皮楠Daphniphyllum glaucescens Blume,以根、叶入药。
【分布】浙江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