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鲨鱼白
【出处】出自《医林纂要》; 鲛鲨白,腹中泡也,又曰鱁鮧,非此鱼独有,而此尤大,今人谓之鱼肚,其实非肚也。(性味以下出《医林纂要》)
【性味】味甘;咸;性平
【归经】脾;心;肺;肾经
【功用】益精固气;补心益肺。主精气不固;遗精滑泄;肺虚劳嗽
【用法】内服:煮食,适量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雄性精巢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stelus manazo Bleeker
采收和储藏:加工鲨鱼肉时,取其精巢鲜用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1.栖息于近海。以软体动物、虾、蟹及瀣于为食。卵胎生,每产10余仔。
2.栖近海暖温水域。主要食甲壳动物。胎生,每胎产10余仔。
3.栖息于近海沿岸区域,适温为6-41℃,随温季节变化而回游,主食小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。卵胎生。每胎产10-13仔。
资源分布:1.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等水域。
2.我国分布于黄海、东海、南海。
3.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。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医林纂要》
【性味】甘咸,滑。
【功用】益肺,补心,消痰,逐水下行,养精固气,澄清肾水,滋阴补阳。
【来源】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及其他鲨鱼的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