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火烟子、千锤打
【性味】辛、苦,温。有大毒。
【功用】祛风止痛,散瘀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茎、叶捣烂,投入厕所中可杀蛆。
【用法】5厘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以酒醋或水磨汁涂患处。
【注意】高热患者及孕妇忌服。
【来源】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松潘乌头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.-Mazz.或太白乌头A. taipeicum Hand.-Mazz.,以块根入药。秋季采集,去须根,洗净,用甘草浸泡,炒后用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【性味】辛;苦;温;大毒
【归经】肝经
【功用】祛风除湿;活血散瘀;消肿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筋骨疼痛;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;劳伤;痈肿宁毒;无名肿毒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0.09-0.15g;研粉,0.03g-0.09g,凉开水送服。外用:适量,以水、酒或醋磨汁涂患处;或研粉调敷。
【注意】内服宜慎,须经炮制,并严格控制剂量。热证及孕妇禁服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太白乌头的块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nitum taipeicum Hand. Mazz.
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当年生的块根,去须根,童便浸泡2d,晒干用;或童便浸后炒用;甘草水浸炒亦可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600-3400m高山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南西部栾川、陕西南部秦岭。
【出处】《陕西中草药》
【性味】辛微苦,性温,有大毒。
【功用】止痛,解痉,麻醉,败毒,祛风湿,活血散瘀,治跌打损伤,劳伤,风湿性关节炎,无名肿毒,痈肿疔毒。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厘(须同用三倍量桃儿七);研粉.1~3厘(凉开水送服)。外用:以水、酒或醋磨涂,或研粉调敷。
【注意】服药后忌烟、酒、浆水及辛热饮食两小时。高烧患者及孕妇忌服。
【来源】为毛茛科植物太白乌头的块根。夏、秋采挖当年生的块根。去须根,经炮制加工后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坡草地。分布陕西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