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生藤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入地寄生、熊胆藤、左扭香、藤香、青藤公

【出处】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
【性味】微甘;苦;涩;性平

【归经】肺;肝经

【功用】疏风清热;活血止痛。主流行性感冒;跌打损伤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
【论述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散血,消肿,止痛。治刀伤,跌打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檀香料植物寄生藤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ndrotrophe frutesces(Champ.ex Benth.)Danser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多鲜用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木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别名】上树酸藤、大叶酸藤、黄藤、堂仙公、酸藤公

【性味】微甘、苦、涩,平。

【功用】疏风解热,除湿。主治流行性感冒,跌打损伤。

【用法】0.5~1两。外用适量。

【来源】檀香科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 Champ.,以全株入药。

【分布】广东、广西。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藤香、入地寄生、熊胆藤、左扭香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列子、藤酸公、青藤公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。

【出处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
【功用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散血,消肿,止痛。治刀伤,跌打。"

【用法】外用:捣敷。

【来源】为植香科植物寄生藤全株。全年可采,多鲜用。

【分布】生于灌木丛中,寄生于其他植物的地下茎或根上。分布我国南部各省区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