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西豆根、粉豆根、苦甘草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
【性味】味苦;性寒
【归经】肾经
【功用】清肠燥湿;镇痛。主湿热痢疾;肠炎泄泻;黄疸;湿疹;咽痛;牙痛;顽癣;烫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-6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【论述】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祛风湿。治风湿性关节疼痛,四肢麻木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ophora alopecuroides L.
采收和储藏:夏秋采挖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阳光充足、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及河南、西藏。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秦头(《中田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,扫雪苗、紫云英、山胡麻、草木犀状紫云英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)。
【出处】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【性味】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苦,微寒。"
【功用】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:"祛风湿。治风湿性关节疼痛,四肢麻木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状黄芪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切段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坡沟旁或河床沙地、草坡、滩地、砂质碎石坡地、沙丘。分布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