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石绿、石碌、大绿
【出处】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
1. 陶弘景:绿青,即用画绿色者,亦出空青中相带挟。今画工呼为碧青,而呼空青作绿青,正反矣。
2.《唐本草》:绿青,即扁青也。画工呼为石绿,其碧青即白青也,不入画用。
3.《本草图经》:绿青,今谓之石绿。《本经》空青条上云:生益州山谷,及越山有铜处,此物当是生其山之阴尔。今出韶州、信州,其色青白,即画工用画绿色者,极有大块。其中青白花纹可爱,其入药当用颗块如乳
【性味】酸;寒;无毒
【归经】肝经
【功用】催吐祛痰;镇惊;敛疮。主风痰壅塞;眩晕昏仆;痰迷惊痫;疳疮
【用法】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注意】体弱者慎服。
【炮制】《本草图经》:绿青,拣取上色精好者,先捣下筛,更用水飞过至细,乃再研治之。
【论述】1.《纲目》:痰在上,宜吐之;在下,宜利之,亦须观人之虚实强弱而察其脉,乃可投之。
2.《别录》:主益气,疗鼽鼻,止泄利。
3.《本草图经》:吐风痰。
4.《玉楸药解》:清凉重坠。治风痰壅闭,急惊昏迷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lachite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系硫化铜矿床氧化带中的风化产物,亦有含铜硫化矿物氧化所产生的易溶硫酸铜与方解石相互作用而成,或与含碳酸水溶液作用的结果,常与扁青、曾青(蓝铜矿)共生,与少量石英、方解石等矿物伴生。
资源分布:产于青海、广东、海南及西藏等地。
【别名】石绿(《唐本草》),石碌(《本草衍义》),大绿(《纲目》)。
【出处】《别录》
【性味】酸,寒,有毒。 ①《别录》:"味酸,寒,无毒。" ②《纲目》:"有小毒。"
【归经】《玉楸药解》:"入足厥阴肝经。"
【功用】治痰迷惊痫,疳疮。 ①《别录》:"主益气,疗鼽鼻,止泄利。" ②《本草图经):"吐风痰。" ③《玉楸药解》:"清凉重坠。治风痰壅闭,急惊昏迷。"
【用法】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注意】体弱者慎服。
【炮制】《本草图经》:"绿青,拣取上色精好者,先捣下筛,更用水飞过至细,乃再研治之。"
【论述】《纲目》:"痰在上,宜吐之;在下,宜利之,亦须观入之虚实强弱而察其脉,乃可投之。"
【来源】为碳酸盐类矿物孔雀石的矿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