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甜棒锤、蒲颓子、半春子、疑吴、痧银藤、白面将军、加豆叶、藤木楂、柿果、白甜蒲、旗糊、顶钟树、米疑吴、蔷蔤树。
【出处】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【性味】酸;平
【归经】大肠经
【功用】收敛止泻;止痢。主肠炎;腹泻;痢疾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18g。
【论述】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收敛止泻。治肠炎腹泻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和角花胡颓子的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Elaeagnus glabra Thunb.2.Elaegnus gonyanthes Benth.
采收和储藏:春季果实成熟时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1.生于丘陵、山地的灌木丛中。
2.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【别名】耳环果、羊奶果、甜棒槌、砂糖罐、桂香柳
【性味】酸,平。
【功用】叶:平喘止咳。 果:收敛止泻。 根:利水通淋,散瘀消肿。 支气管炎哮喘,慢性支气管炎,感冒咳嗽:叶研粉,每次0.5~1钱,每日2次;或用鲜叶3~4钱,水煎服。 肠炎腹泻:果3~6钱,水煎服。 骨鲠喉:鲜叶2~3凉,捣烂冲开水,慢慢吞咽。 跌打肿痛,吐血,尿路结石:根1~2两,水煎服。
【来源】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.,以果、根、叶入药。
【分布】河南及长江流域各省,南达广东、广西、台湾。
【别名】甜棒锤、蒲颓子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,抱君子、桂香柳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蔷蔤树、半春子、疑吴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【出处】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【性味】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酸,平。"
【功用】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收敛止泻。治肠炎腹泻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6钱。
【来源】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果实。春季采收。
【分布】生于丘陵、山地的灌木丛中。分布河南及长江流域各省,南达广东、台湾等地。
【备注】广东等地尚产一种角花胡颓子与本种的区别点为:花单生;花被管四棱,于子房顶部收缩,上端4裂;果具长柄。功用与蔓胡顽子基本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