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荆叶
【出处】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
【性味】味辛;苦;性平
【功用】解表化湿,祛痰平喘;解毒。主伤风感冒,咳嗽哮喘;胃痛;腹痛;暑湿泻痢;脚气肿胀;风疹瘙痒;脚癣;乳痈肿痛;蛇虫咬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9-15g,鲜者可爱和至30-60g;或捣汁饮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熏洗。
【论述】1.《名医别录》:主久痢,霍乱转筋,血淋,下部疮,脚气肿满。
2.《福建中草药》:祛风解表,调气和胃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ex negundo L. Var. cannabifolia (Sieb. Et Zucc. ) Hand.- Mazz.
采收和储藏:生长季节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及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。
【毒性】牡荆叶油灌服,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8.68±0.41ml/kg及9.6ml/kg。
【性味】微苦、辛,平。
【归经】归肺经。
【功用】祛痰,止咳,平喘。用于咳喘;慢性支气管炎。
【用法】鲜用,供提取牡荆油用。
【来源】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. var. cannabifolia (Sieb. et Zucc.)Hand. -Mazz. 的新鲜叶。夏、秋二季叶茂盛时采收,除去茎枝。
【出处】《别录》
【性味】辛苦,平。 ①《别录》:"味苦,平,无毒。" ②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
【功用】祛风解表,除湿,杀虫,止痛。治风寒感冒,痧气腹痛吐泻,痢疾,风湿痛:脚气,流火,痈肿,足癣。 ①《别录》:"主久痢,霍乱转筋,血淋,下部疮,湿匿薄脚,主脚气肿满。" 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祛风解表,调气和胃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或捣汁,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【来源】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叶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