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【性味】味苦;微甘;性平
【归经】肺;肝经
【功用】解毒;利水;安胎。主痈疽肿毒;疔疮;烫伤;疮溃不敛;水肿腹水;胎动不安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论述】1.《安徽药材》:焙末用麻油调涂,治疗疮、背疽。
2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排痰、安胎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葫芦和植物南瓜的瓜蒂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curbita moschata (Duch. Ex Lam.) Duch. Ex Poir.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,切取瓜蒂,晒干。
【分布】主产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;其他地区亦有。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纲目拾遗》
【功用】治痈疡,疔疮,烫伤。 ①《安徽药材》:"焙末用麻油调涂,治疔疮、背疽。" ②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排痰、安胎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煨存性研末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,切取瓜蒂,晒干。
【分布】主产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等地;其他地区亦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