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猴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

【性味】味辛;微酸;性平

【功用】理气和血;调经润肤。主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;肥肤不荣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

【论述】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通经,舒筋活血。治跌打损伤,消伤肿,逐瘀血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少瓣秋海棠的带根茎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wangii Yu
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阴湿石岩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等地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红孩儿、爬地龙、爬岩龙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岩蜈蚣、野海棠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
【出处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
【性味】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味涩微酸,性温,无毒。"

【功用】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"通经,舒筋活血。治跌打损伤,消伤肿,逐瘀血。"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
【来源】为秋海棠科植物盾叶秋海棠全草根茎。秋后采集。

【分布】生于阴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