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四川中药志》
【性味】味辛,性平,无毒。
【功用】治痈疽肿毒,疔疮。
【用法】外用:捣敷或制成膏药外贴。
【来源】为百合种植物树刁的根茎。
【分布】多生于山地枯树上。分布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葳参、玉术、树吊
【出处】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
【性味】甘;苦;平
【归经】脾经
【功用】补脾益血,解毒消痈。。主脾虚血少;头昏少食;倦怠乏力;痈疽肿毒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点花黄精的根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atum punctatum Royle ex Kunth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鲜用或蒸后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岩石上或附生树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别名】生扯拢<四川>
【性味】辛,平。
【功用】解毒消肿,止血。外用治外伤出血,痈疽疔毒,疥疮,头癣。
【用法】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【来源】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点花黄精Polygonatum punctatum Royle ex Kunth,以根状茎或全草入药。秋冬采挖,洗净,晒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