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石萝卜、叶上花
【出处】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【性味】凉,涩。
【功用】消炎,利尿,活血,散瘀。
【来源】为杜鹃花种植物树萝卜的根。秋、冬采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【分布】附生于潮湿的杂木林中树上。分布西南地区。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别名】石萝卜
【出处】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【性味】微苦;性凉
【归经】脾经
【功用】利水消肿;活血祛瘀。主水肿;跌打损伤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10~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未调敷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大花树萝卜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gapetes neriifolia (King et Prain)Airy-Shaw var.Maxima Airy-Shaw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附生于海拔1400m的栎树林中树干上或石崖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别名】葫芦暗消、陆次、猴子板凳、瘿袋花
【性味】涩、淡,凉。
【功用】散瘀止痛,利尿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胃痛,肝炎,水肿,无名肿毒。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【用法】3~5钱,外用干品研粉外敷。
【来源】杜鹃花科爱楠属植物白花树萝卜Agapetes mannii Hemsl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