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出处】《滇南本草》
【性味】《滇南本草》:"性寒,味甘微苦。"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咽痛,鼻窦炎,疔疮,痔疮。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清肺热,消痰下气,止咳,止咽喉疼,消烦渴,泻相火。" 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涂疔疮,退火毒,消肿。" ③《陆川本草》:"治鼻窦炎。" ④《重庆草药》:"清热利便。治疮毒,痔疮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捣敷。
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,夏季开花时采取。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【出处】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【性味】味甘;微苦;性寒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;化痰止咳。主肺热咳嗽;咽痛;鼻窦炎;疔疮肿毒;痔疮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论述】1.《滇南本草》:清肺热,消痰下气,止咳,止咽喉疼,消烦渴,泻相火。
2.《分类草药性》:涂疔疮,退火毒,消肿。
3.《陆川本草》:治鼻窦炎。
4.《重庆草药》:清热利便。治疮毒,痔疮,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奥丝瓜的花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uffa cylindrica (L.)Roem. Luffa acutangula (L.)Roxb.
采收和储藏:夏季开花时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