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八宇草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漆大伯、天小豆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辫子草、马尾草、细鞭打、消黄散、细叶兰,逍遥草、斑鸠窝、散风散、马龙通、地盘茶、斑鸠鼻、小木通(《云南中草药》),路路星、太阳草、红梗草、大叶关门草、消毒草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,马尾藤、狮子草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哮灵草(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(1):30,1972)。
【出处】《纲目》
【性味】①《江西草药》:"甘,平。" 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苦,凉。"
【功用】清热,利湿,解毒。治泌尿系结石,慢性胃炎,慢性气管炎,小儿疳积,痈疽发背,痔疮,漆疮。 ①《纲目》:"主痈疽发背。取叶入敷药用。" ②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挼敷治漆疮。" ③《云南中草药》:"消炎止血,利湿通络。治肾、膀胱结石,慢性胃炎,发热。"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品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【来源】为豆种植物小叶三点金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【分布】生草丛中或灌木林中。分布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