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散血连
【出处】《贵州草药》
【性味】性寒,味苦涩。
【功用】通经,活络,理气,利湿。
【来源】为金星蕨科植物多羽新月蕨的根茎。秋季采收。
【分布】生于山间林荫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。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【别名】散血连
【出处】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【性味】寒;苦;涩
【归经】心;胃经
【功用】通经活络;理气化湿。主月经不调;痢疾;气滞胃痛;劳伤疼痛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6-12g;或研末。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金星蕨科植物多羽新月蕨的根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onephrium nudatum(Roxb.)Holtt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200m的常绿阔叶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【别名】大羽新月蕨、散血莲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功用】通经活络,理气利湿。主治劳伤,胃气痛,痢疾,月经不调。
【用法】配方用。3钱。
【来源】蕨类蹄盖蕨科铁蕨鸡Abacopteris multilineata (Wall.)Ching,以根状茎入药。
【分布】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