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贝母

摘自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别名】土贝(《百草镜》),大贝母(《纲目拾遗》),地苦胆、草贝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
【出处】《本草从新》

【性味】苦,凉。 ①《本草从新》:"味苦。" ②《百草镜》:"味苦,性平微寒,无毒。"

【归经】归肺、脾经。

【功用】散结毒,消痈肿。治乳痈,瘰疬痰核,疮疡肿毒及蛇虫毒。 ①《本草从新》:"治外科痰毒。" ②《百草镜》:"能散痈毒,化脓行滞,解广疮结毒,除风湿,利痰,敷恶疮敛疮口。" ③《陕西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消肿。治淋巴腺结核,急性乳腺炎初起,痈肿。"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0.3~1两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熬膏摊贴。

【来源】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干燥块茎。秋、冬采挖,洗净泥土,将连结的小瓣剥下,蒸透后晒干。

【分布】生于山坡或平地。分布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云南等地。主产河南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等地。

摘自《中国药典》

【性味】苦,微寒。

【归经】归肺、脾经。

【功用】散结,消肿,解毒。用于乳痈,瘰疬,乳腺炎,颈淋巴结结核,慢性淋巴结炎,肥厚性鼻炎。

【用法】4.5~9g。

【来源】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(Maxim.) Franquet 的干燥块茎。秋季采挖,洗净,掰开,煮至无白心,取出,晒干。

摘自《中华本草》

【别名】土贝、大贝母、地苦胆、草贝、藤贝母、垒贝、猪屡贝。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从新》;贝母在《纲目》以前的历代文献,并无川贝、浙贝、土贝之分,明《本草正》曾载土贝母一条,系指浙贝母而言。至清《本草从新》始于贝母条下,分别附述象山贝母与土贝母(指本品)的性味功用,但据以前各家所述形态及附图,早已包括本品在内,如陆玑《诗疏》谓叶如栝楼而细小,《本草图经》并有蔓生的贝母。参见川贝母、浙贝母条。

【性味】味苦;性凉

【归经】归肺;脾经

【功用】清热化痰;散结拔毒。主乳痈;瘰疬痰核;疮疡肿毒;蛇虫啼伤。

【用法】内服:煎汤,9-30g;或和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敷膏贴敷。

【论述】1.《本草从新》:治外科痰毒。2.《百草镜》:能散痈毒,化脓行滞,解广疮结毒,除风湿,利痰,敷恶疮敛疮口。3.《陕西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消肿。治淋巴腺结核,急性乳腺炎初起,痈肿。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鳞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lbostemma paniculatum(Maxim.) Franquet
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两季采挖,把鳞茎洗净,在蒸笼上蒸透,晒干备用,用的打碎。

【分布】生态环境:常生长于阴山坡,但现已广泛栽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

【毒性】1.结晶D的毒性 土贝母粗粉用氧仿冷浸,残渣用75%乙醇冷浸,乙醇提取液经回收乙醇后用乙酸乙酯萃取,萃取后的母液用正丁醇萃取,萃取后母液室温效置1wk后,析出白色物质,再经硅胶柱层析分得结晶D。结晶D小鼠im给药,LD50为51.61mg/kg。亚急性毒性:选择健康犬12只,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。剂量分别为0.3mg/kg,0.6mg/kg和1.2mg/kg,每组3只,每天im给药1次,每周5次,共20次。对照给同体积生理盐水。结果,剂量为0.3mg/kg和0.6mg/kg的两组,在实验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。血液学和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改变。解剖时肉眼可见2只犬(2/6)的脾脏增大,色紫暗。剂量为1.2mg/kg的动物,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亦未见不良反应,化验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加。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,实验组部分动物(4/9)的肝组织呈点状坏死,脾脏出血(少量或大量含铁血色素沉着),其它动物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。
2.土贝母皂甙的毒性 小鼠ip给药的LD50为31.9±0.234mg/kg。临床治疗剂量为0.04mg/(kg·d)。亚急性毒性试验用健康家兔24只,体重2-3kg,按每日每1kgim给剂量0.08,0.8,1.2mg分为3组,另设对照组img葡萄糖液。连续给10d,给药结束后次日处死一半动物,另一半观察1wk后处死。结果在一般情况下,实验过程中家兔表现及活动未见明显异常,仅高剂量组出现食欲减退,体重略低于对照组。血液及生化检查无显着差异(P>0.05)。一般药理研究表明,土贝母皂甙注射液(每1ml含1mg),对麻醉犬的呼吸、血压和心率在分别使用0.08mg/kg、0.8mg/kg和8mg/kg时,iv给药前后均无明显差异(P<0.05)。

摘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【别名】假贝母

【性味】苦,凉。

【功用】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主治:淋巴结结核,骨结核,乳腺炎,疮痈肿毒;外用治蛇、虫咬伤,外伤出血。

【用法】0.3~1两;外用适量,研末敷患处。

【来源】为葫芦科土贝母属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(Maxim.) Franquet .以鳞茎入药。秋、冬采挖,洗净,蒸透,晒干,用时打碎。

【分布】生于山坡草丛或平地。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山东、甘肃、宁夏、河南和云南等省区,并有栽培。

公众号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公众号二维码
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